灾后农业生产恢复进行时!本轮强降水致梅州农业生产直接经济损失约9930.3万元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灾后致梅州农连日来我市部分农田、农业水库等被淹,生产时本失约九游遭受不同程度损失。恢复据不完全统计,进行降水接经济损截至6月21日下午4时止,轮强本轮强降水我市农业生产直接经济损失约9930.3万元,业生主要是产直种植业受灾面积70389亩、成灾29287亩、灾后致梅州农绝收9474亩,农业渔业受灾面积6565亩,生产时本失约畜牧业受围栏倒塌损毁面积超过31577平方米。恢复
对此,进行降水接经济损九游我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纷纷组织农技人员下沉一线做好灾后复产指导工作,轮强各地受灾农户采取有力措施开展生产自救,业生最大限度减少农业生产损失。
下沉一线
农技人员来支招
在梅县区丙村镇黄梅村一柚园,记者看到梅县区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边鼓励农户提振信心积极开展生产自救,边针对受灾情况分类进行清园修剪、套袋、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帮助农户减轻受灾损失。“农技人员给了很大的帮助,在他们的指导下,我们抓紧进行清沟排水,及时把病果、病叶清出园外,做好病原的清理,减少病虫源滋生。”农户钟艳红告诉记者。
“目前水稻正处于生长后期,受淹田块要及早疏通沟渠排水、冲洗叶片泥浆,尽快恢复叶片正常光合功能,还要保留田间1寸左右浅水层,干湿交替,不断水过早,避免高温逼熟,影响品质产量。”在丰顺县黄金镇黄金村,由丰顺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的农业技术专家团队走进田间地头察看受浸农田,从水稻管理、病虫害辨别、灾后耕田管理、喷药种类选择以及施救应注意事项等方面向农户传授自救方法,抢救在田农作物,尽量减少损失。
南口镇车陂村,村民正在通水渠,方便稻田排水。
“我们挂穗期的水稻水浸了2天,这次受灾面积达600多亩,受灾后第一时间抢收,对稻苗进行扶正清杂;对于绝收的农田,我们计划等中稻期一过就进行复耕复种,避免丢荒。”黄金镇德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仪庆告诉记者,受灾过后,合作社对农作物存活数量进行核实统计,并向农业农村部门和保险公司汇报受灾情况。
南口镇车陂村,村民正在将被洪水淹没的水稻扶正。
连日来,我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纷纷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生产一线,查看农作物受灾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农户落实好农作物复产措施。
争分夺秒
农户自救减损失
在大埔县百侯镇白罗村一水库,记者看到水库里很多鱼沿着漫出来的水逆流而上,不断往排洪口周边靠。“我打算在水库排洪口这里再砌高点的防护栏,防止水库里的鱼出逃。”村民温增威告诉记者,他承包的18亩水库投放有草鱼、鲢鱼等淡水鱼苗约5万尾,洪水稍微一退,他就立即跑到水库排洪口边临时用防逃网防止鱼出逃,村干部也在帮忙清淤畅通排水渠道,争取把损失降到最低。
记者走访白罗村多处看到,村民们都已经忙着开展自救,抢播补种、管理果蔬,减少损失。“因为近几天持续降雨的缘故,地里长出了不少杂草需及时清理掉,以免影响花生的正常生长。”在白罗花生种植示范基地,村民温展辉正在花生地里忙着松土、清理杂草。温展辉说,现在地里还有不少积水,干起活来比平时费力,但农时不等人,只要没雨都会往田地里赶。
走进梅县区南口镇车陂村,记者看到一水稻种植基地部分禾苗出现倒伏,基地工作人员正忙着清理水沟里的淤泥,并把倒伏的禾苗扶正。“我们公司承包了60多亩田种植水稻,受强降雨影响全部被水淹了,在驻村工作组和村干部的帮助下,雨停后我们抓紧组织人员清沟排水,把倒伏的禾苗扶正,下一步还要追施肥料和防治病害,争取保证产量不会减产太多。”基地负责人古俞金说。
当前,我市各地受灾农户正全面开展生产自救,争分夺秒、抢天夺时,抓紧对内涝进行抢排,加强田间管理,开展改种补种……努力把因灾损失降到最低。
文/梅州日报记者:吴丽伶 林玉莹 洪国栋 李艳良
见习记者:肖梦婷
图/梅州日报记者:吴腾江
编辑:张晓珊
- ·广州药品追溯管理全面升级,4月1日起医保购药需实名认证
- ·全市消协组织切实履行公益职责 解决消费投诉热点难点
- ·国足世预赛对手分析:同组三个世界杯常客,印尼异军突起
- ·碧峰峡路改造工程已具备通车能力
- ·19个市(州)703名运动员参赛
-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好家庭演绎好家风
- ·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 在我市引发共鸣
- ·雨水“浇灭”高温 周末天气舒爽
- ·食品安全有了新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 ·欧洲杯开幕以来德国已发生多起无差别暴力袭击案 中使馆发布提醒
- ·市就业局赴绵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建设交流与创业项目对接活动
- ·洪涝灾害发生时,如何防范疾病传播?发生泥石流或建筑物倒塌有人员受压,或者溺水、水中触电该如何急救?……权威解答来了!
- ·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已确认有12名中国公民在强震中受伤
- ·身兼两职!前国脚肖智兼任广东广州豹一线队助理教练
- ·上里古镇:古色古香 身边的江南水乡
- ·探寻“月球背面的秘密”!嫦娥六号采壤助人类了解月球历史